軍艦礁
海軍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換裝二代艦,到了世紀交會期間是二戰美製艦艇除役的高峰期,傳統海軍艦艇除役會先進入旗津紅毛港泊地以「保管艦」名義擱置,所謂保管艦通常仍有艦員小編組以一名副長位階的軍官擔任組長,這時的任務除了維持安全,就是提供其他在役艦艇拆除可用零件,到最後當成靶艦使用。靶艦並不一定每次都是擊沉,許多會拖回港補洞下次再用。在旗津泊地保管艦的時間可長可短,長的可能10多年,短的像後來因除役艦艇太多,靶艦過剩,有些未經靶艦使用就直接拆解了。

早年政府財政窘困,軍艦那怕像「楚觀」、「逸仙」、「雅龍」、「沱江」、「維源」等歷史有名的功勳艦除役都難逃拆解換錢的命運。70年代後臺灣建築業興旺,鋼材需求大,許多艦艇最後可能都成為你我家牆壁內的鋼筋。後來臺灣鋼鐵供需市場環境改變,加上臺灣拆船業沒落,軍艦拆解廢鐵的狀況愈來愈少,新興的解決方案就是「人工魚礁」。

所謂「人工魚礁」是把除役艦艇拆除艦上的機敏軍事設備、撤走具有文化紀念意義的物品,以及移除易妨礙航行的突出物譬如桅桿,與易汙染海洋的東西譬如石綿等,然後打洞穿孔,並事先研擬適合沉放的位置及時間,配合氣象條件拖到現場沉放。

軍艦礁是人工魚礁的一種,其他還有水泥礁、船礁、鋼鐵礁、電桿礁、輪胎礁…..等,原理都類似,臺灣是1974年開始佈放人工魚礁。人工魚礁投放後不久海底生物會附著其上,成為類似自然海床的環境但是更有變化,從而吸引魚群聚集棲息,有助於提高漁業的產能,並成為潛水觀光遊憩的場所。

由於臺灣的軍艦服役年限都超長,許多除役艦艇累積了多代人的情感記憶,甚至包括在美軍時代就很有故事,沉海當「人工魚礁」讓許多老海軍情感上無法接受。以前生活困難拆解當廢鐵變賣還有一點經濟上的理由,現在爆破沉海一無所得真不知所為何來,難道都只是為了讓民眾吃海鮮而犧牲?不免產生「臺灣沒有海洋文化、只有海鮮文化」的批評。

不過全世界目前除役艦艇採用海沉方式已經十分普遍,因為艦艇體積大,除役後都要保留太佔空間,而且維持成本太高,又不是每一艘都有做紀念艦保存的價值,所以只能選擇沉海。不過臺灣可以做的更文明一點,不要強調「魚」礁,那真的會有「海鮮文化」的印象,直接訴諸海洋環境保育意識,立足點更高,反而人民更能接受。而且設立紀念碑或紀念館,將海沉軍艦的故事與文化做足,而不是像現在當成垃圾往海裡一拋,眼不見為淨。

還有一個問題,軍艦礁(或人工魚礁)算不算水下文化資產?軍艦礁的型式與中華民國水下文化資產保存法的定義並無不合,唯一有爭論的是其他水下文資是自然產生的,但軍艦礁卻是人為刻意佈放的,由於國外有將大量雕塑或飛機車船投入海底成為潛水觀光的例子,學界普遍認為那種不能算做水下文資,那軍艦礁是否也不能算呢?由於臺灣水下文資法仍採政府認列方式,所以這個問題未來也是由政府機關來判斷了。

以下是臺灣海域軍艦礁的資訊,部份附上沉沒原因及座標∶

「905岳陽」:花蓮奇萊鼻(2001/10/13)、「905岳陽」:花蓮奇萊鼻(2001/11/02)、「906惠陽」:東部海域靶艦擊沉(2002/09/26)、「907富陽」:恆春加祿堂外海,海龍潛艦魚雷擊沈(2003/10/08)、「908貴陽」:2003漢光19號 蘇澳外海,海龍潛艦魚雷擊沉(2003)、「909慶陽」:貢寮澳底(2001/11/02)、「911當陽」:宜蘭石城24°57.219N 121°57,047E(2002/10/3)、「915漢陽」: 苗栗外埔24°39.733N 121°444,620E(2003/04/19)、「917南陽」:蘇澳港外海24°30.546N 121°59,305E,深35.2米(2006.08.03)、「919昆陽」:龜山島東南方2.5浬靶艦擊沉(2004/09/04)、「920萊陽」:澎湖內垵23°35.158N 119°28,999E,深38米(2003/04/11)、「926綏陽」:台東綠島22°41.286N 121°28,333E,深40.1米(2003/04/11)、「927雲陽」: 小琉球西南海面,海虎潛艦魚雷擊沈(2005/09/06)、「928正陽」: 宜蘭利澤簡近海漢光22號擊沉(2006/07/20)、「929邵陽」:21°54.010N 119°28,040E,深215.6米(2006.10.04)、「523萬安」:宜蘭石城,24°57.714N、121°56.745E (2000/11/19)、「522凌雲」:澎湖七美(2000/12/16) 、「191中正」:屏東小琉球(2015/06/30)、「192鎮海」:屏東小琉球(2002/10/31)、「210中榮」:屏東海口22°06.225N 120°41,352E 深41.7米( 2003/01/09)、「867居庸」:宜蘭東澳,24°30.557N 121°51,529E,深35.6米(2002/11/10)、「866武勝」:澎湖鋌鉤嶼,23°35.765N 119°41,914E 深32.6米(2003/03/29)、「548大同」:花蓮奇萊鼻,24°00.228N 121°39,26E,深36米(2002/12/29)。


(圖說) 「中正號」船塢登陸艦2015年在小琉球爆破沉海成為人工魚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