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山艦
「盧山」是日本賠償艦之一,原日本二等輸送艦「103號」型(SB艇“T”級)之「第172號」艦。本艦是由日本川南浦崎造船所建造,1945年3月10日完工,1947年10月4日在青島移交給中國,接收時編號「接26」,1948年5月1日重新命名為「盧山」。

本艦艦身長264呎、寬30呎、吃水10.25 呎,滿載排水量1,129 噸、輕排水量887噸,兩座鍋爐、蒸汽渦輪透賓主機產生2,500匹軸馬力、最高航速16節、 14節巡航航程4,400浬,裝備3.1吋砲一門、25mm機關砲21門。本艦除可載運120名部隊外並可裝載14輛輕戰車由前門駛進出,類似美軍之戰車登陸艦(LST)功能。此型艦為日本於二戰末期緊急建造,所以艦型全部為平面直角以節省工時。

根據資料本艦在1949年2月自青島開來左營後因缺零件待料而停航,1953年修復後編號“AP-308”(由編號與命名可知海軍把她當成人員運輸艦,隸屬勤務艦隊,而未與其他美製登陸艦艇一起編為兩棲艦隊的成員)。1955年3月1日「盧山」因遭遇風暴觸礁除役報廢。「盧山」與當時同期許多日本賠償艦報廢狀況類似,除了當時海軍排斥日艦相對於美艦的居主條件簡陋外,缺乏對透賓主機的維修能力與料件的取得也是問題之所在。


(圖說) 「盧山」艦在風浪中奮力朝高雄港方向駛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