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興輪
金門與烏坵軍用物資運補船「德興號」貨輪於2011 年 10 月 27日 1745 時自金門料羅港空船開往高雄港,次日清晨 0006時在澎湖西嶼燈塔西北15 浬處 (座標23˚48’N、119˚08.7’E)與準備駛入台中港的賴比瑞亞籍貨櫃輪MV Taroko(柯春號)發生碰撞,「德興輪」右舷後方被撞擊斷成兩截當場沉沒。 海巡署獲國家搜救中心通報於 0100 時出動「臺北艦」、「偉星艦」及巡邏艇 「10020號」等前往救援,0230時 國防部出動「子儀艦」前往救援。「德興輪」13 名落海船員當中11 人被救起,其中9 人生還(中華民國籍6人、印尼籍2人、緬甸籍1人)、2 人死亡(中華民國籍輪機長王朝棟、印尼籍機匠AGUSTAIN BUDIANTO),另外有2 人失蹤(中華民國籍船長杜天祥、印尼籍管輪SYITNO)。 「德興號」(MV Der Shing)載重 1,393 噸,總長 65 米。為德興航業股份有限公司與高金輪船股份有限公司(兩家為關係企業)所有。沉沒的詳細位址於座標23˚48’8.28”N, 119˚08’27.68”E,水下60米處,船身基本完整。 本事件之所以發生涉及對海上避碰的認知與訓練問題,當時「德興輪」發現MV Taroko在前方即用VHF呼叫,但一直無法聯繫上,最後就發生撞船,而在MV Taroko方面亦很早就看到「德興輪」,但因周邊有漁船無法避讓,當發現「德興輪」似要橫越船頭可能被撞時二副緊急右滿舵閃躲,但仍然撞到「德興輪」的船尾而導致其沉沒。
「德興輪」一直拘泥於要用VHF聯絡對方而未照海上避碰規則提前避讓,錯失了有利時機,這是讓人難以理解的。而且「德興輪」的船員組成似有問題,當值的只有一名幹練(AB)水手與一名實習生,沒有任何船副官員。 根據瞭解外島航運的人說,這些船的水手待遇非常低,以至於難以雇用到合格的人,這也是「德興輪」是國內的船卻用了許多外籍水手的原因。而MV Taroko當時以18節的高速前進,當值的三副卻在海圖室寫航海日誌, 接班的二副上駕駛台發現狀況不對才緊急轉舵,也是有違反航行當值規定之嫌。(註1) 還有一點不解的是,MV Taroko當時就在事發現場,並且知道事故已經發生,卻沒有採取救援行動,等到海巡趕來已經至少一個小時之後,錯失了黃金時間,到底原因為何,目前沒有看到資料說明。 MV Taroko建造於2003年,IMO編號9275397,原屬於東方航業公司(OOCL),原名OOCL Melbourne。2011年5月才轉手萬海航運並改名Taroko(太魯閣?),中文名「柯春」是因為萬海的船很多都是「春字號」系列。本輪排水量輕載34,610噸、載重 43.093噸 ,總長 234米、寬32米、深12.2米,比「德興輪」大了30倍。MV Taroko現仍在役,隸屬於MSC集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