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東輪
「大東輪」是高雄光和輪船公司行駛於高雄與馬公定期航線的雜貨輪,排水量約250噸,1973年11月30日晚9時裝載雜貨與瓦斯自高雄出航前往馬公途中失蹤,經過3天搜索在臺南安平海域救起加油工呂海陽、黃清吉,第4天在東吉外海尋獲報務員龔裕民,其餘12名船員包括船長黃興專等失蹤遇難,尋獲包括大副安寄民等3具屍體。根據敘述「大東輪」於12月1日凌晨2時許遭到巨浪沖擊沉沒,船員還來不及發出求救信號就緊急穿上救生衣逃生。 根據當時坊間傳言「大東輪」可能有超載的狀況,在遇上東吉嶼的淺灘漩渦所激起的大浪讓貨物移位(包括上層的瓦斯鋼瓶滾動),重心不穩而翻覆沉沒,但無積極證據證實這一點。俗稱黑水溝的東吉嶼海域本來就是事故多發地點,而當時高馬航線多用500噸以下的小型貨輪,加上普遍超載,在海象不佳時又冒險出航,的確是險象環生。 光和輪船公司董事長為顏春木,澎湖在50年代發生的三次重大海難包括1953年3月30日「第三海盛輪」沉沒死27名,4月10日「聯盛輪」沉沒死28人,1956年11月16日「第二光盛輪」沉沒死101名全部都是顏春木的船,而且全都是人為因素包括違規超載、漏水隱匿不修、海象不佳仍出航、船員棄乘客不顧自行逃生等,即使有這麼糟糕的紀錄,顏春木仍然是高馬航線的大哥大,壟斷市場抬高運價讓托運商家苦不堪言,又抗拒公營的台航加入競爭,20年後又惹出「大東輪」事件,難怪當時超載的傳言甚囂塵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