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光丸
1966年5月30日,一艘巴拿馬籍的貨輪SS TEMPO號遭受颱風「裘迪」(JUDY)侵襲,在高雄外港西子灣附近觸礁擱淺,船頭半沉,最後放棄在高雄拆解。

1966年7月26日,日本神戶運輸株式會社所屬的貨輪「壽光丸」(Juko Maru)在高雄港外港撞上防波堤,船體折斷,首尾分別沉沒於防坡堤內外。當時的船長為濱與八郎,船務代理為大德海運公司。

「壽光丸」由於沉沒在航道口,嚴重影響航行安全,港務局責成大德海運公司盡速打撈清除,大德海運公司發包新中國打撈公司處理,此時有另一家高雄森昇打撈行想要向大德承包打撈工程未果,便直接向日本千代田保險買下打撈權, 致造成雙胞,影響原先已經墊款承包打撈權的大德海運公司的權益,因此提出訴訟。

「壽光丸打撈案」前後共有五件訴訟案在高雄地院進行,判決結果讓大德海運公司蒙受重大損失,經向監察院提出陳情,結果高雄地院從院長、庭長、推事全部被移送公務人員懲戒委員會彈劾, 彈劾案由與結論為∶「查高雄地方法院民事庭庭長岳欽禮、推事黃崇玄,裁判高雄港 口「壽光丸」訴訟事件,迭失公正,推事黃深溝之裁定,歪曲偏頗,各該裁判之偏向,前後如出一轍,埋没正義, 有損政府及司法威信,該院院長趙執中,未盡監督職責,均有違法失職之嫌,本案應予成立。」 (註1)

其重點在於高雄地院引用商港條例之公法規定來判定私權屬於森昇打撈行,但商港法之公法執行機關是港務局,而港務局早已委託合法代理商大德海運公司處理,高雄地院的判決是屬於對港務局的侵權違法行為。移送時間為1967年12月6日。


(圖說) 日本輪船「壽光丸」在高雄港外港撞上防坡堤沉沒,事後引來高雄地院被監察院彈劾的案外案。



(註1) 監察院人權保障委員會《監察院第一屆人權保障案件選輯》,1950-1971年,第一冊,頁402-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