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信一號
2004年11月30日,裝載3,000噸砂石從中國廣東到台中港的巴拿馬籍貨輪「和信一號」由於遭遇八級浪與十一級風的惡劣天候,於 12 月 1 日在台中沙鹿外海 43 浬(座標24°11'N 119°41E)因船艙進水翻覆。海巡署、空中勤務總隊和海鷗部隊都展開海空救援,11名中國大陸籍船員中有4人死亡、7人獲救。

本來以為沉沒的「和信一號」,其翻覆的船體卻在12月3日隨著海流漂到座標23°38'N 119°32E處,約在澎湖西嶼小門外海,由於船上尚有重油20噸、柴油17噸,加上運載3,000噸砂石,可能造成油污污染,然而颱風接續來襲,拖救困難,7日之後又往西南漂移至座標23°55'N 119°42ˋE處而消失。2004 年 12 月 10 日「和信一號」卻出現在呂宋海域(L21∘15’56”N, 119∘32’36”E)被路過的船隻發通報海巡單位,由於已經離開我管轄海域,後續就沒有任何紀錄。

「和信一號」的奇幻漂流被台灣媒體稱為「幽靈船」,但也讓人懷疑台灣海事單位對於海上情況的掌握能力。我們的管理單位只會發文要求恨不得趕快沉船結案的韓國船東負責找船與承擔一切事故責任,卻放著讓「和信一號」漂來漂去, 威脅過往船舶的航行安全。萬一撞上的是一艘油輪或化學品船會是什麼後果? (註1)

「和信一號」好像王船一樣被一路禮送出境,對台灣雖說幸運,但對國際社會也未免太不負責任。其次台灣媒體報導「和信一號」全都未附該輪的英文登錄船名,以致無法從國際資料庫追查其身分。


(圖說)翻覆的「和信一號」從沙鹿外海漂到澎湖又漂到呂宋,最後不知所終。



(註1) 陳彥宏,〈海上交通安全管理的小問題,台灣有本事可以追蹤綠蠵龜卻找步道漂流船〉《船舶與海運通訊 》(台北: 中華海運研究會),第十四期,2005年,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