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S TRITON
1986年8月22日,一艘聖文森籍(St.Vincent & Grenadines)的郵輪SS Triton被拖到台灣拆解,在抵達高雄後幾天內就因偉恩颱風(Typhoon Wayne)被吹襲到旗津的海岸上擱淺。 SS Triton由英國蘇格蘭格拉斯哥Barclay, Curle & Co. Ltd., Whiteinch 船廠建造,於1952年1月15日下水、1952年8月2日首航,IMO編號為5372094、Call Sign為GFRQ,排水量16,907總噸,自重5,705噸,船身長164.6米、寬21.6米、深10.7米,動力系統為2台蒸氣透賓主機、雙軸雙槳、極速19.52節、巡航速率16節,船員編制287人,初完工時能搭載167名頭等艙旅客、133名一般旅遊客,及10,944立方米的貨物。 本輪原名SS Karatina,船東為倫敦的英印輪船公司(British India Steam Navigation Co. Ltd.),同年在同樣船公司旗下改名為SS Uganda,經營地中海及東非業務,後來曾做為海上學校的教育用途。1973年英印輪船公司被半島東方輪船公司(Peninsular & Oriental Steam Navigation Co. ,簡稱P&O,香港稱鐵行輪船公司) 收購,維持SS Uganda船名,並曾經在1982年英阿福克蘭戰役時被徵為軍用醫院船與運兵船。 1986年4月29日,已經停駛鏽蝕斑斑的SS Uganda轉手聖文森金士頓的TRITON Shipping Co. Ltd.,Kingstown改名SS Triton,並在當年5月20日由20名船員開來高雄於7月15日抵達等待拆解,由此看來聖文森這家公司應是廢船拆解買賣的仲介而非航運公司。在高雄停留期間由於偉恩颱風來襲讓她被吹到旗津的岸上,右舷向外海方向側傾橫躺在海灘,後來並因結構老化不敵風浪而斷成兩截,直到1992年3月才由拆船商開始拆解 清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