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V GLORY LAND
1990年1月20日,一艘聖文森籍的貨輪MV Glory Land(光輝輪)在駛往上海途中沉沒於蘇澳外海,這件看似普通的海難在27年後竟然被爆其實幕後是一件國際大陰謀。

MV Glory Land於1956年由法國聖納塞南特(Nantes Saint Nazaire)的Ateliers & Chantiers de Bretagne船廠建造,排水量輕載2,275噸,滿載3,392噸,船長84.9米、寬13.3米。主機為1台MAN 1500cv柴油機,IMO編號5276898。

本輪船名曾多次更改,1956年初完工當時的船名是Phebe,1970年改名Alexia,1976年改名Titsa,1977年改名Calamos(隸屬於德國的Grisolito Shipping),1981年改名Agios Nicolaos(隸屬於德國的Vesper Maritime),1986年改名Castle Faith(隸屬於德國的Castle Faith Shipping),1988年改名Jumbo Trust,同年改名Voriais Sporadis,1989改名Doto(隸屬於聖文森的Nelson shipping),同年改名Natalie(隸屬於Nelson shipping-StV),再改名Glory Land(隸屬於聖文森的Snowbird shipping)。

根據航港局的資料,MV Glory Land曾在1990年1月12日以中文船名「光輝號」的名義申請進入蘇澳港修理主機,15日主機修復並提出海事報告,但目前航港局查不到「光輝輪」何時出港的紀錄, 出港裝載貨物的海關紀錄亦已銷毀。(註1) 但該輪在20日就沉沒在蘇澳外海,距離主機修竣僅5天,是否因為主機再度故障造成不得而知。

2017年2 月 8 日義大利媒體報導義大利國會解密義國軍事安全情報局(SISMI)所提供的 61 份文件中有一份為調查貿易商柯梅利歐(Giorgio Comerio)之文件, 稱該名海運商從 1995 年開始與北韓政府合作涉嫌以 2 億 2700 萬美元之代價非法協助處理 20 萬桶放射性核廢料,義大利媒體並稱軍情局認為該批核廢料之最終處置地點為台灣海域。 由於這與當年台電的北韓儲放計劃無論金額、數量都完全一致而引起原能會的高度關注,但台電的這項計劃當年就被原能會否決,最終未能執行,所以不可能是台灣的核廢料。

根據原能會透過管道獲得義大利國會「廢棄物循環調查委員會」一份以「消失的船」為名的報告中發現這是一件駭人聽聞的陰謀,在一名黑幫污點證人Francesco Fonti的證詞中提到1990年曾將義大利的核廢料運往黎巴嫩, 但由於沒有獲得黎國政府的批准又運回義大利,經清點發現數量不符,短少的部份被三艘船Cunski、Yvonne A與Voriais Sporadais載走傾倒於不明海域,Voriais Sporadais就是Glory Land在1988年時的船名。 另一份文件則是關於負責調查本案的指揮官與報導的兩名國家電台記者被暗殺的案件。(註2)

由以上資訊推測,廠商可能向委託方收取了巨額的處理費後並未真正運到第三國儲存或處理,而是利用海難將核廢料沉海,在這之前可能在許多船之間挪移分裝以混淆視線,最後不知去向。 我們由MV Glory Land在1989一年之內就更改過3次船名更覺事不單純。

應該注意的是,MV Glory Land在蘇澳外海沉沒就算不是台電的20 萬桶放射性核廢料,也可能是其他國家的,但這件事到現在尚未水落石出而成為羅生門。


(圖說) 聖文森籍貨輪Glory Land號駛出蘇澳港,不久她即將沉沒,誰知幕後竟是一場國際大陰謀。



(註1) 〈外傳核廢料傾倒台灣海域案查證現況報告〉(台北市,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2017),頁10-11。
(註2) 〈外傳核廢料傾倒台灣海域案查證現況報告〉(台北市,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2017),頁9-10。原始資料來源: https://www.senato.it/leg/16/BGT/Schede/docnonleg/24345.htm (最後瀏覽: 202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