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香丸、白妙丸
「淺香丸」(Asaka Maru)為日本郵船株式會社旗下航行歐洲的貨輪,由三菱重工業長崎造船所建造,屬於A型貨物船,同級船有4艘。「淺香丸」於1937年2月18日動工,1937年7月7日下水1937年11月30日完工。排水量總噸7,398噸,載貨9,596噸,船身長147.75米、寬19.0米、艙深10,50米、吃水3,71米(滿載8.39米)。動力系統為三菱MS型柴油主機一台,9,365馬力,單軸推進,極速19.2節,航程36,000浬(15節)。乘員61名。「淺香丸」於1940年4月10日被徴用,加裝2門十年式12cm高角砲、九六式25mm雙連裝機砲2座、九六式13mm 4連装機槍1座、九三式13mm雙連裝機槍4座、單裝4挺,九二式7.7mm機槍2挺,列為輔助巡洋艦級。 「白妙丸」為日本郵船株式會社旗下的貨輪,由三菱重工業株式會社江南造船所建造(當時上海江南造船廠為日本人占領,交由三菱經營)。1943年7月28日開工、11月30日下水、1944年1月25日完工。鋼質船身總排水量2,812噸輕載1,589噸,船身長93.8 米、寬13.7米、艙深 7.6米。動力系統為一台往複式主機,1,700匹馬力。 「白妙丸」於1940年3月19日被陸軍徴用。1944年9月29日由三池來到高雄,10月5日駛抵馬公。 「淺香丸」1944年9月在榆林曾被美軍B-24轟炸機炸傷船舵,拖往馬公進塢修理。1944年10月12日清晨0334時美國第38機動部隊艦載機包括TBM、SB2C、F6F等機型開始對澎湖馬公港內的船艦展開攻擊,直到下午的1755時方才結束,這為澎湖未來10個月的24次空襲展開序幕。 在空襲中「淺香丸」以她的全部火力還擊,在0815時右舷6號艙被魚雷擊中,2分鐘後4、5號艙之間再中一雷,0820時船尾坐沉海底,往右傾斜30度船身後半部淹沒。0845棄船,到了1000時第二波美機來襲船艏再中彈一枚,引發大爆炸,船身完全沉沒,僅有艦橋頂部露出水面。 根據日本海上勞動協會編《日本商船隊戰時遭難史》的資料,「白妙丸」沉沒於澎湖港內海漧礁東南(座標23°34'02N 119°32'18E),沉水約8米, 沉船主體中尾部沉水22M(低潮20M,埋沙約4M)沉水約21米(低潮16米、埋沙約5米)。「淺香丸」沉沒於一號浮標(座標23°32'09N 119°33'01E), 沉水約21M(低潮16M, 埋沙約5M)。(註1) (筆者按∶「淺香丸」的座標似有誤,因為該座標位於風櫃的岸上,與文字敘述不符。) 兩船歷經多家打撈公司轉手在1957年完成,當時打撈的主要目的是避免沉船的突出物影響航道安全,與獲得有價值的物資(譬如「淺香丸」撈起近3,000噸的鐵),文物則非當時的重點 ,所以後來還能有其他文物出水而成為今日的水下文資。 「淺香丸」因為是被徵用做為「特設巡洋艦」,所以出水遺物中有大量的子彈,這是她的特色,但目前研究單位對於這方面的判讀還不夠,譬如稱「銅製圓形手槍彈一排(應為8mm)、小型步槍彈一排(應為6.5mm)、 大型機槍彈一排(應為13mm) 、機砲彈一枚(應為25mm)。最重要的是「淺香丸」裝有兩門日本驅逐艦級的120mm(4.7吋)十年式高角砲,只是砲與砲彈尚未找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