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中國號

(圖說) 「自由中國號」跨越太平洋即將通過舊金山的金門大橋。

「自由中國號」是中華民國第一艘達成橫渡太平洋記錄的無動力木造帆船,也是目前現存以中國傳統工法製造的木造帆船中歷史最悠久的,年齡超過百歲,更是唯一一艘尚存的「福船」。

「自由中國號」於1955年4月4日由基隆正濱漁會碼頭出發,船員包括周傳鈞、种玉麟、陳家琳、徐家政、胡露奇等五名中華民國籍人士,與當時美國駐華副領事麥克文(Calvin Mehlert),經過114天的航行到達美國舊金山。

「自由中國號」在完成橫渡後船員原計劃將船捐贈給博物館,卻沒有博物館願意接收,幾經波折最後流入民間任意棄置舊金山一家私人船場,最後因無力負擔保管費面臨拆解銷毀命運。 此事引起台灣政府重視,協調由原船主捐贈並由陽明海運公司義務運回臺灣,2012年5月17日抵達基隆港送至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旁暫時存放至今,僅略作整修,原預定入館典藏,但由於歷任館長皆無文物意識, 互踢皮球,最後被搬到國立海洋大學圍牆旁,卻又被交由非文化背景的總務部門發包任意塗裝,成為毀壞文物的一個極負面的案例。

「自由中國號」與基隆的關係密切,它從基隆出發,半個世紀後又回到基隆,但至今仍然沒有一個適當的處理方式。「自由中國號」雖然船名造成某些人排斥, 但它世超過百年的骨董與唯一在世的福船,光這一點就足以超越政治與國界,是全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