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軍登陸鹽寮
![]() (圖說)日軍登陸鹽寮,那張搬上岸的皮沙發是專供師團長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使用的。
1895年甲午戰爭清廷戰敗簽下了馬關條約, 將臺灣、澎湖永久割讓給日本。台灣仕紳不從組織抗日聯軍,考慮到清廷簽訂的是國際條約,不想讓朝廷為難故自組「臺灣民主國」 ,國號「永清」,並言明事畢後即回歸祖國,
首任總統為原臺灣巡撫唐景崧,但唐無心抗日,從淡水棄職搭輪船潛逃回大陸,抗日聯軍頓時瓦解,被遺棄的清軍且成為暴民,當5月29日日軍艦隊在臺灣北部澳底登陸時一路進入臺北城幾無抵抗,
真正的抵抗從桃竹苗開始,愈往南愈激烈,到10月11日日軍再在南臺灣的枋寮登陸,南北夾擊於22日控制全臺灣。戰事約持續了5個月,是役日軍僅陣亡164名,瘴癘病死的卻有4,700名,包括北白川宮能久親王。
台籍義軍則陣亡達14,000名,是謂「乙未征台」戰役。從此臺灣繼荷蘭時代之後再次被拉入海商帝國的架構之下達半個世紀。
日軍之所以選在基隆港後方的鹽寮登陸,是因為1884年東鄉平八郎率「天城艦」在基隆港隨法國艦隊觀戰,看到法軍即使佔領港區進攻仍然失利的經驗所做的決策。
|